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

靈修療癒-讀經可以好開心



一般基督教信徒講靈修,一定離不開讀經,當讀經與默想連在一起,則會產生奇妙的變化,詩篇119篇是講述上帝的話,共176節經文,這頗長的篇幅中,筆者發現讀經的治療作用,就是詩人在當時百般的愁苦當中,上帝的話給予他正面的影響,讓他產生開心的情緒,「我要在你的律例中自樂,我不忘記你的話」v16
以英文聖經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(RSV) 譯本為例,統一用上10 delight(喜悅、開心) 這個字去表達上帝的話令詩人感到開心(v.14, 16, 24, 35, 47, 70, 77, 92, 143,174),中文和合本譯本,則用喜樂、自樂、喜愛、喜悅等字眼去翻譯不同的開心,而原文表示開心的suws, sha-a, shashua幾個用字,意思是有不同深度、形態或表達的開心,但簡單來說,就是從上帝的話中得著能量,繼而心情變好,這裡英文的翻譯是比較清晰易明。
詩篇119篇中,上帝的話在不同的範疇都令到詩人感到開心,其中,在此講一點是與香港人面對的政治困局有關的,今天,我們遇上這個不公義的政府,有法不依,或選擇性執法,甚至對權貴不執法,特首涉收取UGL巨款,而仍未有合理調查,這關乎法律不完善及執法者不公義,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,小至衣食住行,大至香港前途、政改,及人身安全和自由,我們都的心都不得安寧,基本法真的保障我們嗎? 聖經是上帝的話,亦是上帝所頒布律法,這律法是上帝公義彰顯的工具,是信徒能夠精明生活的準則,另一方面,上帝律法的完善和價值,足以令我們找到了新方向,在現行的法律不能完全保障我們的同時,上帝的律法可滿足我們的需要,詩人說:「我也要在君王面前,論說你的法度,並不至於羞愧。我要在你的命令中自樂,這命令素來是我所愛的」v.46,47,在政治的困局中,可在上帝的律法裡找到了出路,以上帝的律法與當權者對質,理據充分,地上不公不義無所遁形,實在大快人心,可以開懷。
有一活生生的例子,香港的新界的原居民,都享有法律保障他們的產權、住權,因他們是原居者,但非原居民住在新界,住權及生活方式卻得不到法律保障,他們往往是大型建設或商業投質的犠牲者,前有菜園村,今有橫洲3村、古洞、東北這些比較轟動的,但還有一些小村落,已被消滅在無聲無色中,這些迫遷中𥁞顯不公不義,實在令人齒冷,但當看到箴言329節「你的鄰舍,既在你附近安居,你不可設計害他」,這是上帝對非原居民的保障,心裡的難受即時得到安慰,真的,非原居民與原居民在同一片地地上居住,很多已住上幾代人,他們在此落地生根,安居樂業,但一聲令下,就要摧毀他們的生活、他們的歷史、他們努力的成果,公平嗎?上帝則還他們一個公道。所以,正如詩人所言,上帝的話使人喜悅,療癒我的悲憤的心情

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

<大衞靈修系列(三) >何處是吾居?



大衞被掃羅追𣪩,為了保命,他踏上了逃亡的生涯,他帶著少數隨從,日以繼夜,以夜繼日,不停左閃右避,聖經沒有明確說明大衞逃亡的日子有多久,相信有幾年的時間,撒母耳記上22-27章記載,這幾年大衞癲背流離,常在曠野、樹林、山洞、山地等地方生活,這些地方人跡𥤱至、日夜温差大、路難行,令掃羅搜索困難,但大衞在這樣的地方生活就更困難,每日風餐露宿,身心都受威脅,這段逃亡的日子,詩篇紀錄著大衞向上帝的傾訴與願望,其中多次渴求可以安居,詩篇48「我必安然躺下睡覺,因為獨有祢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」,大衞祈求一個安全、長久的居所,這是他當時迫切的需要,他需要一個安全的地方休息,以舒緩身心的疲累。當大衞處於如此困難的境地,上帝是他唯一的希望,詩篇48「獨有」以表明他與上帝親密的關係,亦對上帝的獨一性的確信,沒有他法,只有上帝可令他安居,只有上帝是他生命保障。



「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,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,直到永遠」詩篇236,大衞渴望「住」在上帝的殿中,永遠與衪一起,在大衞的逃亡的過程中,他經驗上帝的恩惠,「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,就早已喪膽了」詩篇2713,大衞表達希望與上帝建立長遠的關係,這心願亦是長久付出努力靈修的目的及成果。



現實是我們今天生活在香港要安居,就需要「恩惠」:地產商的「恩惠」、政府的「恩惠」、領展的「恩惠」、管理公司的「恩惠」……等等,這些具厭惡性的「恩惠」,足以令我們過著大衞逃亡一樣的生活:「冇啖好食,冇瓦遮頭」,過去六年,筆者搬了五次,不斷上升的租金,令我不斷逃亡,最困難的一次,就是因業主賣樓而要遷出,於是帶著嚴重老人痴呆的老父,四處尋找合適與他安居的地方,今天老父已安居在天上,而筆者仍會過著「逐租金而居」的逃亡生涯,不過,每次逃亡,總有避難處。



這是祂的恩惠。祂的恩惠就是可安居之處。



「有一件事,我曾求耶和華,我仍要尋求: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瞻仰祂的榮美,在他的殿裡求問」詩篇274

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

以理智與癌症共舞



在新聞中得悉一位「女博士」涉嫌以所謂自然療法治癌,騙取數十萬的治療費用,據報導她要求患者在治療期間不接受中、西醫治療,可悲是有患者在治療期間離世,亦有患者病情惡化,看到這位「女博士」的所作所為,筆者十分憤怒,她間接草菅人命,因家人亦是末期癌症患者,所以更身同感受,亦十分明白患者及家人因癌而生的壓力和擔憂。



上星期六參加了由腫瘤科醫生主講的「癌症最新治療方法」講座,其中有2點是筆者十分深刻,亦可回應「女博士」的騙財技倆,據聞她自稱亦患癌而治癒,去強調她的自然療法有效



1.         癌細胞是十分聰明:筆者理解到,它在人體中盡辦法生存,明顯地它越強,人的身體就越弱。當今眾多科研人才與它鬥智,努力尋找消滅它或與它共存的方法,抗癌其中一條道路是理智,在治療過程中大多是有根有據,只不過醫生在診症時不會過多解釋,當然這些艱深的醫學理論我們亦不易明白。故此,筆者認為,今時今日在香港,治癌是以西醫為主、為先,其次是中醫,其實中醫亦是有其理據,只不過現在未能全部用科學解釋而已。



2.        癌細胞人人不同:印象中醫生不只一次提出這一點,基於這原因,每個人的治療方向都是不同的,同一種藥,效果會因人而異,故此,在治癌路上勿人云亦云,筆者見到不少病友見面,多數會交流一些治癌食品或方法,但基於這一點,某人吃了某些葯或用了某些方法癌症有好轉,但不一定適合你,不要盲從。



癌症的傷害不只是身體,它對人心靈及情緒的衝擊相當巨大,有時候使患者不能完全以理智面對,在醫治身體的同時,亦要關顧心靈的需要,透過靈修,讓上帝參與這個治療的過程,並且從祂那裡得智慧與聰明,正如聖經箴言910「敬畏耶和華,是智慧的開端。認識至聖者,便是聰明」。並且,讓自己可安靜下來,專注自己的病,不被他人影響,帖撒羅尼迦前書411上「又要立志做安靜人,辦自己的事……」。

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

<大衞靈修系列(二)>親近上帝,招殺身之禍!?



中國人有句至理明言 「好人難做」,這與聖經的教導亦相當吻合,話說大衞打敗非利士,抗敵有功,又彈琴舒解掃羅王的困擾,但因為上帝與大衞同在,掃羅王就懼怕大衞,甚至要把他殺死,在撒母耳記上201節記載:大衞從拉瑪的拿約逃跑,來到約拿單那裡,對他說:我做了甚麽,有甚麽罪孽? 在你父親面前犯了甚麽罪,他竟尋索我的性命呢? - 這是大衞不解之謎,他既恐懼又疑惑。



大衞的遭遇道出了一個真相,有美好的靈性,常常親近上帝的信徒有禍了,因為作惡的人不會放過這些好人,原因:



1.     在有所比較之下,好人反照出惡人犯罪的真相



2.     惡人從好人身上見到公義的上帝,如掃羅王一樣,心生懼怕,但又不悔改



3.     親近上帝的人會行公義,惡人為保障自己而除之而後快



4.     因依靠上帝生活而順利或成功,而遭人妒忌



一個真正相信基督的信徒,若然能夠常常靈修親近上帝,他需要有受苦的準備,不同流合污,就要行孤單的路,甚至不斷被排擠,被攻擊,有一點要留意,就是這些作惡的人,大多都是同樣認識上帝的人,所以,認識上帝、自稱基督徒的,可以是一個惡人/衰人,或今天叫「耶膠」。



大衞的遭遇並不是個別的事件,今天在受苦中的你,相信十分有同感,「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,就靠基督多得安慰」哥林多後書15節,我們受苦,但同樣可得到上帝的安慰、鼓勵(但不包括因為犯罪而來的苦),受苦與安慰是不斷循環發生,我們不停受苦,就不斷得到上帝的安慰,而這安慰就使我們有能力應付苦難。

 

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

大衞撃敗歌利亞 – 勇氣何來?



<大衞靈修系列(一)>

撒母耳記上1731-40


撒母耳記釋經作者包德雯(Joyce Baldwin)形容「這是一個迷人的故事,是世界經典之一,它提供了一個出色的例子,說明上帝的能力如何回應人的信心與勇氣,使人勝過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對手」。當時非利士人歌利亞的外形、聲勢、戰鬥力令人驚惶懼怕,年青的大衞向掃羅王自薦要撃退他們,當人人都畏縮時,大衞的勇氣卻被人質疑及恥笑,但大衞必勝的秘技,原來來自他的日常生活,因為他平常放羊時,試過遇上獅子和狗熊,他就揪著牠的鬍鬚,將牠打死,大衞相信是上帝的能力救他,從這個經驗中,他知道歌利亞亦只是一隻野獸,上帝的能力亦同樣彰顯,所以他可以戰勝。這信心是大衞日常的經歷,他的經驗不斷被驗證,一次又一次,勇氣便從這些經驗中鍛鍊出來。

年青的大衞當時可以做出如此驚世大事,這是他日常與上帝交往的成果,他對上帝的認知,實踐在不同的情況,幫助他作出判斷及情緒的處理,其中,他認識到上帝的一致性,上帝以前救過大衞,今日一樣會拯救,當被害與死亡的威脅解除,恐懼便可化作勇氣,故此,日常靈修或信仰的實踐,可使人對現實有適當的回應,不會完全被當時的困局及情緒控制。


 

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

靈修@生活



靈修是甚麽?不同的宗教都有不同的詮釋,在聖經的記述中,靈修可以是一個經驗,經驗自己與上帝的互動,從這種互動中,可以影响個人的感覺、行動或決定,這是讓靈修實踐在生活中,亦即靈修@生活。



若要實踐靈修@生活,先決條件是靈修不設限,靈修是有方法,但沒有公式,持開放的態度,讓上帝參與在自己的生活中,最終能使自己可以與真實的生活或現實的世界接軌,因為很多時我們都生活在自己祈望或想像的世界,這樣的後果,輕則是失望或悲傷,重則可患上不同程度的情緒或精神病,又或者導致性格過分偏執,難與他人相處。



聖經人物中,大衛與上帝的互動十分之多,詩篇大多是出自大衛之手,可以說是大衛的靈修札記,大衛如何把靈修實踐,從他失去兒子一事可見一斑,撒母耳記下12章記載,大衛與烏利亞之妻所生的兒子得了重病,他十分憂傷,甚至坐在地上不肯起來,又不肯食飯,不停禁食祈禱,臣子見他如此傷心,當他兒子死了亦不敢告訴他,但大衛察覺到他們的舉動,就知道兒子已經死了,他就回復過來,起身食飯,他說:孩子還活著,我禁食哭泣,因為我想,或者耶和華憐恤我,使孩子不死灳未可知,孩子死了,我何必禁食?我豈能使他返回呢?我必往他那𥚃去,他卻不能回我這𥚃(V.22-23),從大衛的心聲中,可見他接受現實及處理喪子哀傷的能力,這能力是他與上帝互動的成果。

 

https://www.cclifefl.org/Upload/images/News%20Picture/da.jpg




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

百事順利



當年約瑟被他的兄弟賣掉,展轉到了波提乏的家中工作,創世記392「耶和華與他同在,他就百事順利」,我在想這「順利」是指有名有利,有權有勢嗎? 故事發展下去,這些外在的一切約瑟是擁有的,但真正的順利其實是耶和華的同在:



順利不是沒有遇上困難,而是困難順利過渡。



順利不是沒有悲傷,而是悲傷能慢慢變成力量。



順利不是沒有挫折,而是從挫折中學懂新的知識。



人生在世百事可順利,萬事可經驗耶和華的同在。


road的圖片搜尋結果

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

離異婦女常自嘆



不只一次,聽到因丈夫有外遇而最終離異的婦女,自怨自嘆自己有眼無珠,看錯了人,嫁了一個負心人,一般而言,她們對婚姻是百份百投入,換句話說婚姻亦是她們的全部,對她們來說這點是不容置疑,但是,真情的投入卻換來狠狠的拋棄,過去以為可依靠的人,今天卻成為陌路人,她們的人生就走進了低谷,心靈的傷痛還未醫治,就聽到子女的哭聲,生活的擔子要自己一人扛起,前路真的如此難行!



我想起聖經中一個被拋棄的婦女-甲,她是亞伯拉𥤱的妻子撒拉的一個使女(今天可以說是女傭吧),因為撒拉見自己一直未有所出,於是把夏甲給予丈夫作妾,希望為夫家開枝散葉,結果甲就生了一個仔名為以實瑪利,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她們相處並不和洽,但甲被拋棄重點是撒拉後來生了以撒,為免以實瑪利爭家產,所以就趕她們母子離開,這是殘酷的「用完即棄」版本。



一個女人帶著年幼的兒子,在曠野迷了路,水喝完了,她正感到生命走到盡頭,但不忍見自己的兒子喝死,就放聲大哭(創世記2115-16),此情此景,可能並不陌生,比電影還真實,相信很多離異的婦女也經驗過,這種走頭無路的傷痛,除了哭還可以怎樣,然而,眼淚是寶貴的,上帝聽見了哭聲,祂要救夏甲母子,但上帝的方法不是拿水給他們,保他們性命,而是幫助夏甲如何生活。



「上帝使夏甲的眼睛明亮,她就看見一口水井」創世記2119上,原文明亮是打開,上帝打開了夏甲的眼睛,她見到了生命的關鍵、生活的方向:一口水井,她要努力打水為自己及兒子維持生命,不是再依靠無良的夫家,這就是重點,因為有眼無珠嫁錯了負心人,原來當初眼盲了,所以眼睛需要打開,看清楚一個真實的生命:生活不能單依靠一個人、婚姻很多時都不會一生一世、愛情不能當飯食。但,自己生活自己捱、自己子女自己養,這是一個方向。



看見一口水井是夏甲人生的轉捩點,離異的妳又看見了甚麽? 可以成為妳人生的目標。

夏甲的圖片搜尋結果

 

2016年1月3日 星期日

人性療法

今早陪家人到政府醫院覆診,早上看病的老人家十分之多,偶然腦中出現幾年前帶著腦退化的老父覆診的情境,相同的地方,醫院一樣的擠迫,一樣的繁忙,坐在同一個等候取藥的大堂,坐在幾年前一個相同的位置上,我留意到不遠處,一位婆婆坐在輪椅上,她的目光呆滯,一臉茫然,可能亦是一位腦退化症的患者,她身後坐著與她相長十分相似的男士,想信是她的兒子,就在我目光離開了她的一𣊬間,當我把頭一轉回,就看見這温馨的一幕,男士把手抱著婆婆,與她分享手機內的影像,婆婆笑了。

其實身體的接觸,對患有腦退化症的人士是一個治療的方法,在歐洲就提倡一種名為人性療法,重點是當我們與腦退化症患者接觸時,1. 正面望著患者,以眼神接觸與他們交談,2. 與他們身體接觸,3. 替他們進行按摩,4. 協助他們作適當的運動。有研究顯,人性療法能幫助患者減慢退化,亦可安撫患者的情緒,一些失控的行為問題可以援解。在香港有不少專注長者服務的人士或機構,亦有教授這方法,當年我有用上,效果真的不錯,在照顧上實在幫上大忙。

詳情可參看香港電台節目,零距離科學之醫學革命 - 延緩認知障礙症

programme.rthk.hk/rthk/tv/programme.php?name=tv/sciencewithyou2015&d=2015-12-11&p=6813&e=334683&m=epis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