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大衞靈修系列(三) >何處是吾居?
大衞被掃羅追𣪩,為了保命,他踏上了逃亡的生涯,他帶著少數隨從,日以繼夜,以夜繼日,不停左閃右避,聖經沒有明確說明大衞逃亡的日子有多久,相信有幾年的時間,撒母耳記上22-27章記載,這幾年大衞癲背流離,常在曠野、樹林、山洞、山地等地方生活,這些地方人跡𥤱至、日夜温差大、路難行,令掃羅搜索困難,但大衞在這樣的地方生活就更困難,每日風餐露宿,身心都受威脅,這段逃亡的日子,詩篇紀錄著大衞向上帝的傾訴與願望,其中多次渴求可以安居,詩篇4:8「我必安然躺下睡覺,因為獨有祢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」,大衞祈求一個安全、長久的居所,這是他當時迫切的需要,他需要一個安全的地方休息,以舒緩身心的疲累。當大衞處於如此困難的境地,上帝是他唯一的希望,詩篇4:8「獨有」以表明他與上帝親密的關係,亦對上帝的獨一性的確信,沒有他法,只有上帝可令他安居,只有上帝是他生命保障。
「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,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,直到永遠」詩篇23:6,大衞渴望「住」在上帝的殿中,永遠與衪一起,在大衞的逃亡的過程中,他經驗上帝的恩惠,「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,就早已喪膽了」詩篇27:13,大衞表達希望與上帝建立長遠的關係,這心願亦是長久付出努力靈修的目的及成果。
現實是我們今天生活在香港要安居,就需要「恩惠」:地產商的「恩惠」、政府的「恩惠」、領展的「恩惠」、管理公司的「恩惠」……等等,這些具厭惡性的「恩惠」,足以令我們過著大衞逃亡一樣的生活:「冇啖好食,冇瓦遮頭」,過去六年,筆者搬了五次,不斷上升的租金,令我不斷逃亡,最困難的一次,就是因業主賣樓而要遷出,於是帶著嚴重老人痴呆的老父,四處尋找合適與他安居的地方,今天老父已安居在天上,而筆者仍會過著「逐租金而居」的逃亡生涯,不過,每次逃亡,總有避難處。
這是祂的恩惠。祂的恩惠就是可安居之處。
「有一件事,我曾求耶和華,我仍要尋求: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瞻仰祂的榮美,在他的殿裡求問」詩篇27:4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