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
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
年老=孤單?
剛看到有報導英國高級百貨公司John Lewis與德國的超市Edeka,今年聖誕均以孤單老人作為廣告的主角,藉以鼓勵大眾多關心獨居長者,其故事內容實在令人動容,大家可細味一下。
除了介紹有意思的作品,這廣告讓我反思,為何年老往往是孤單? 其中長者獨居是一個環境主因,因喪偶或不能與子女及其他家人同住,故製造了一個孤獨的空間,這是外在的因素。但孤單亦是一種內在感覺,一種情緒,這種情緒容易找上長者,相信是有以下的因素:
1. 長期患病:病是最容易使人感到孤單,因為無論身邊有多少人關心自己,多少醫護幫助自己,但最終只有自己一人面對病魔,面對身體的痛楚,真的所謂有苦自己知,旁人難以明白,病患常與長者為伍,是長者最不想交往的朋友。
2. 貧窮:這點不用多說了,有云:窮在路邊無人問 富在深山有遠親,這是現實,尤其是生活在香港,貧窮很難有朋友,因為社交是需要花費的。
3. 同輩辭世:這是長者最難過的一關,還記得老父有一本電話簿,記下親朋的電話號碼,曾經見過他的電話簿有幾十頁之多,但到他年屆八十開始,他的電話簿已變成一頁紙,只有子女的電話號碼,可喜是他比他的朋友長壽,可悲是他要承受失去友伴的孤單。
4. 缺乏生產力:退休是踏入年老的一個關鍵時刻,沒有工作的日子,人容易失去了動力,失去謀生的能力,就會有與別人比下去感覺,每天看見上班族忙忙碌碌,相比自己則無所事事,心裡感到不是味兒,可知道工作除了賺取生活,亦是進入一個人際的網絡,沒有工作,自然失去了一個與別人接觸的機會。
寫到此處,似乎年老與孤單是分不開了,無疑這是長者人生的必經階段,聖經以賽亞書46:4提到上帝對長者的照顧:「直到你們年老,我還是一樣,直到你們髮白,我仍然懷抱你。我以前既然這樣作了,以後我仍必提攜你,我懷抱你,也必拯救你。」新譯本,現實中剰下孤身一人是不可避免的,但心靈能經驗上帝的同在亦是一莫大的支持。
以下是下載自852郵報
人心碎的聖誕廣告,結局是?│杜連魁
英國高級百貨公司John Lewis,上個月發布了今年的聖誕廣告。廣告以「月球上的人」為主題,鼓勵大家關心獨居長者。情節令人動容,獲得一致好評。近日,德國的超市Edeka也發布了聖誕廣告,更被形容為比John Lewis的更令人心碎。
Edeka的廣告同樣以孤獨的老翁為主題,他雖然盛裝打扮,卻獨自一人在家裡吃晚飯。因為他收到了女兒的來電,說自己今年無法與他一起過聖誕,還承
諾下年一定會一起度過。可是,幾個月之後,女兒等家人就收到了父親的死訊,後悔當時沒有和他見面,最後,他們回到了老翁的故居,卻發現家中有意想不到的事
情等著他們……如果想知道這廣告如何比John Lewis的更令人心碎,不妨一看吧!
(撰文:杜連魁)(圖片來源:YouTube影片截圖)
觀看廣告請到:https://youtu.be/v6-0kYhqoRo
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
彎曲世代․上帝同在
「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,葡萄樹不結果,橄欖樹也不效力,田地不出糧食,圈中絕了羊,棚內也沒有牛。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,因救我的上帝喜樂。」哈巴谷書3:17-18
保羅要求信徒在彎曲的世代中做一個正直光明磊落的人,在黑暗中為主發出亮光,能夠做到這要求,就需要心靈的力量,舊約哈巴谷先知亦身處在一個彎曲邪惡的世代,當他向上帝舒發完萬千感歎後,他的結論是:雖然……然而--
「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」:無花果樹是一種十分高大的樹種,其葉子也很大,當時是用作遮陰之用,故多數是㮔在井旁,當無花果樹不發芽生長,即失去可遮蔽避暑之地,情況就好像今天渴望「有瓦遮頭」之難,樓價租金高企,香港「麥難民」竟成國際新聞,可見這困境是相當嚴峻。
「葡萄樹不結果」:葡萄能釀酒,亦可作乾果作為糧食。酒是喜慶時的飲料,能愉悅人心(詩104:15),當葡萄沒有果實,亦表示釀不出酒來,這是暗喻人的快樂消失,返到現實,在65個國家的調查中,香港的快樂指數全球排尾四(經濟日報5/1/15),我們失去了葡萄美酒,換來是沉重的生活壓力。
「橄欖樹也不效力」:橄欖樹果實用途廣泛,其中橄欖油除了食用外,在聖經時代是用作療傷(路10:34、可6:13),一旦橄欖樹沒有出產,其醫療系統則出現障礙,應用在今天,香港的公立醫院的擠迫情況有目共睹,醫管局資源亂放,山頭主義湧現,管理層肥上瘦下,良醫紛紛流失……等等,最終苦了平民百姓。
「田地不出糧食,圈中絕了羊,棚內也沒有牛」:這經文十分明顯是糧食出現問題,對當時的人而言,牛羊亦是他們的財產,今天我們可說是豐衣足食,但近年過份依賴內地入口食品,食物安全已亮起警號,而本地農田真的不出糧食,而變成地產項目。
「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,因救我的上帝喜樂」:因為哈巴谷領會到他的生存並非完全依頼以上這些,而是依靠掌管這些,亦一直施行拯救的上帝(申7:8-9),他知道上帝要親自教訓敵人,要作光明之子對抗這彎曲的世代,力量就是相信上帝要親自對付不義的政權,祂是企在光明之子這一邊,所以,可以企硬,不向惡勢力低頭,可以歡欣喜樂,因為上帝臨在我們這個艱難的時代。
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
這是「彎曲悖謬」世代
腓立比書2章15節是三十多年前我的少年團契團訓,每個星期都背誦一次,如是者背了幾年的光景:「使你們無可指摘,誠實無偽,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,作神無瑕疵的兒女,你們顯在這世代中,好像明光照耀…」,其實少年的我一點也不明白何謂彎曲悖謬的世代,當時是上世紀七、八十年代,正值經濟起飛,而政府亦開始致力搞好民生及政治工作,廉正公署成立,警察開始受人尊重,亦𨳡始有直選議員,免費教育推至中五,公屋不斷落成,居屋開始推出…等等,我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及工作,縱然不是完美,但亦可算是安居樂業。原來我們這一輩是如此幸福。
今天彎曲悖謬的世代終於出現了,彎曲悖謬聖經原文是指扭曲變態,這與上帝「信實而無過失,公義而正直」(申命記32:4)的性情相違背,現今的香港社會百物騰貴、樓價高企、窮富懸殊嚴重,青年人苦無出路,老年人不得安享晚年,特首大話連篇,高官膽大而無良心,我們尋常的生活被扭曲,可飲到一口乾淨的水是不正常的事,還有更多變態的事和人,不勝枚舉。不錯,現實是我們正活一個彎曲悖謬的世代,一個令人不安的世代。
保羅在腓立比書中勉勵信徒以光明磊落生活在這個黑暗的世代,這是一個崇高的教導和理想,但今天誰是真正的光明之子? 是那個自稱「愛國愛港」的高官? 是那個樂善好施的富商? 是那個牧養「巨型」教會的牧師? 是那個「訓身」服侍教會的執事? 是那個滿口知識的教授? 還是一個自食其力卻被檢控的年老小販?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