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,葡萄樹不結果,橄欖樹也不效力,田地不出糧食,圈中絕了羊,棚內也沒有牛。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,因救我的上帝喜樂。」哈巴谷書3:17-18
保羅要求信徒在彎曲的世代中做一個正直光明磊落的人,在黑暗中為主發出亮光,能夠做到這要求,就需要心靈的力量,舊約哈巴谷先知亦身處在一個彎曲邪惡的世代,當他向上帝舒發完萬千感歎後,他的結論是:雖然……然而--
「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」:無花果樹是一種十分高大的樹種,其葉子也很大,當時是用作遮陰之用,故多數是㮔在井旁,當無花果樹不發芽生長,即失去可遮蔽避暑之地,情況就好像今天渴望「有瓦遮頭」之難,樓價租金高企,香港「麥難民」竟成國際新聞,可見這困境是相當嚴峻。
「葡萄樹不結果」:葡萄能釀酒,亦可作乾果作為糧食。酒是喜慶時的飲料,能愉悅人心(詩104:15),當葡萄沒有果實,亦表示釀不出酒來,這是暗喻人的快樂消失,返到現實,在65個國家的調查中,香港的快樂指數全球排尾四(經濟日報5/1/15),我們失去了葡萄美酒,換來是沉重的生活壓力。
「橄欖樹也不效力」:橄欖樹果實用途廣泛,其中橄欖油除了食用外,在聖經時代是用作療傷(路10:34、可6:13),一旦橄欖樹沒有出產,其醫療系統則出現障礙,應用在今天,香港的公立醫院的擠迫情況有目共睹,醫管局資源亂放,山頭主義湧現,管理層肥上瘦下,良醫紛紛流失……等等,最終苦了平民百姓。
「田地不出糧食,圈中絕了羊,棚內也沒有牛」:這經文十分明顯是糧食出現問題,對當時的人而言,牛羊亦是他們的財產,今天我們可說是豐衣足食,但近年過份依賴內地入口食品,食物安全已亮起警號,而本地農田真的不出糧食,而變成地產項目。
「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,因救我的上帝喜樂」:因為哈巴谷領會到他的生存並非完全依頼以上這些,而是依靠掌管這些,亦一直施行拯救的上帝(申7:8-9),他知道上帝要親自教訓敵人,要作光明之子對抗這彎曲的世代,力量就是相信上帝要親自對付不義的政權,祂是企在光明之子這一邊,所以,可以企硬,不向惡勢力低頭,可以歡欣喜樂,因為上帝臨在我們這個艱難的時代。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